【人物简介】智慧化身-文殊菩萨!
04-20 10:32

1. 简介


文殊菩萨,梵名Mañjuśrī ,音译作文殊师利、曼殊室利、满祖室哩,意译为妙德、妙吉祥、妙乐、法王子。又称文殊师利童真、孺童文殊菩萨。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。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,代表聪明智慧。因德才超群,居菩萨之首,故称法王子。因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,故又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。



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,代表其法门的锐利,智慧威猛。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。右手执金刚宝剑,断一切无名烦恼。左手执青莲花,花上放《般若经》梵箧,象征般若智慧一尘不染。有时候书和剑放置于左右肩花上,一般为左书右剑。按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、五髻文殊、八髻文殊等。萨的道场之中,五台山排名第一,四大佛教名山里面有“金五台、银普陀、铜峨眉、铁九华”的说法。

文殊菩萨具足一切智慧,是三世诸佛之师。文殊菩萨有十种无上大愿,诸佛子若能依着十大愿精进修行,定能得到文殊菩萨慈悲护佑,并能发胜菩提心,恒求福慧圆满具足,证悟自性,福德胜大。


《文殊师利发愿经》

愿我命终时,灭除诸障碍,

面见阿弥陀,往生安乐刹。

生彼佛国已,成满诸大愿,

阿弥陀如来,现前授我记。

严净普贤行,满足文殊愿,

尽未来际劫,究竟菩萨行。


二,文殊菩萨为何是智慧化身?


文殊菩萨,与地藏菩萨、观音菩萨、普贤菩萨,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。他以大智为本愿,以慧行断众生无明之根,是“智慧”的化身。所以他又被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。文殊菩萨到底有多智慧呢?


相传,文殊菩萨曾仗剑逼佛——当时正值灵山大会,在场的比丘们深入禅定,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种种,因此心神不宁,沉溺于纠结和懊悔之中,苦苦挣扎。文殊菩萨见此情景,与佛陀心领神会,随即拔剑而起,刺向佛陀。



他的举动令众比丘震惊不已,也在刹那间截断了他们的思流,佛陀由此借机向诸比丘指出了“空”的本质。

比丘们最终得以放下疑虑,自悟本心。

文殊菩萨的这一剑,刺向的不是佛陀,而是比丘们的烦恼和疑虑,帮助他们斩断了当下的迷思。

因此,文殊菩萨手持的宝剑,也被认为是“智慧之剑”,能助人斩断种种烦恼。



当一个人扫除了无明烦恼的时候,就是他遇见文殊菩萨的时候。每个人本就具有佛性,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智慧,自然也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。只是世人大多容易被种种烦恼所扰乱,常常看不清或看不见自己身上的智慧,因此希望能够得到文殊菩萨的点化,破一切愚痴,开启智慧人生。故有“智慧常由心中起,文殊点化终生喜”的说法。



三、回向


文殊菩萨心咒回向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愿诸世界常安稳,无边福智益群生

所有罪障并消除,远离众苦归圆寂



更多文章:

文殊菩萨心咒

农历四月初四,恭迎文殊菩萨圣诞!》

《每日一禅-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》




版权声明: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已显示全部数据
版权所有@2021功德文化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