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寺院禅修】千年古刹扬州高旻寺: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,禅修者心中的圣地
02-26 06:14


      江南寺庙众多,但是有一座寺庙在喧嚣尘世的一隅,是一处不为凡尘所扰的净土,这就是扬州高旻寺,一个让心灵得以栖息的真正佛门清净地。

      高旻寺,不同于那些被商业化浪潮席卷的热门寺庙,高旻寺以其低调的姿态,屹立于四大禅宗丛林之列,虽不张扬,却在佛教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高旻寺,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,国家重点保护寺院,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,中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。

寺庙很大,应该是扬州最大的寺庙了,寺庙大殿重新翻修后气势宏大,完全采用宫殿的建造方式。天中塔供奉着72尊玉佛,蔚为壮观。
图片
高旻寺,与镇江金山寺、常州天宁寺、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,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,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。图片
进寺庙外门,只见1990年建造的禅堂,高18米,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,外观雄伟,内室宽敞。虽集古今建筑特色,但感觉还是有点突兀。
图片
新建的禅堂,现存的老禅堂、念佛堂、藏经楼、西楼、水阁凉亭、寮房各抱地势,高低错落,自得天趣。
图片
高旻寺是临水寺,建筑活泼轻灵,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,幽雅而又含蓄,佛教建筑形态民居化、花园化,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。
图片
据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,屡兴屡废,且数易其名,清初重建为行宫。康熙五、六次南巡,乾隆首次南巡,均曾驻跸于此。
清顺治年间,大运河淮扬水段连年水患,顺治帝安排漕运大臣在三叉河口培土筑基,建成七级浮屠——天中塔。

      现在的高旻寺是从顺治帝筹建天中塔开始慢慢兴起,起初是一个依塔而建并无名字的简陋“塔庙”, 后经康熙修缮扩建并赐名“高旻寺”;高旻寺的首任住持纪萌是由曹雪芹祖父曹寅推荐,奏请康熙恩准;康熙帝仰慕高旻寺的道风,也曾特地来坐香;高旻寺中兴之祖天慧禅师是雍正选拔出来的……清代的高旻寺自兴起就相当于皇家寺院。

图片
顺治八年(1651),于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,以纾缓水患,名曰“天中塔”。十一年(1654)秋塔成,复于塔左营建梵宇三进,是为“塔庙”。
图片
康熙帝于三十八年(1699)三次南巡莅扬,见天中塔倾圮,欲颁内帑修葺,为皇太后祈福。江宁织造、苏州织造等捐资,大加修缮并扩建塔庙。
四十三年(1703)康熙帝四次南巡,曾登临寺内天中塔,极顶四眺,有高入天际之感,故书额赐名为“高旻寺”。
图片
次年又御制《高旻寺碑记》,颁赐内宫药师如来脱沙泥金宝像,寺内建金佛殿及御碑亭供奉。其后江宁织造曹寅等于寺西创建行宫,规模数倍于寺。
图片
清中叶,高旻寺规模大备,名僧辈出,臻于鼎盛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金刹为飓风吹落,损及塔身,由两淮盐商修复,次年上顶合尖。
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塔再次倒塌,高旻寺自此衰微。咸丰中,寺与行宫俱毁于火。同治、光绪以来,寺僧虽锐意兴建,仅略具规模,难复旧观。
图片
直至近代高僧来果住持高旻寺三十多年,扩建寺宇,整顿寺规,严明宗约,断绝经忏,唯以参禅悟道为指归,由此宗风大振,名闻于世。
图片
建国后,高旻寺为保留寺庙之一,但“文革”期间,佛像全部被毁,文物、法器抄没一空,僧众逐出寺门,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恢复。
寺外运河水泊,涟漪平缓,微波荡漾,殿宇倒映水中,衬以白云蓝天,嘉木葱笼,其秀丽、恬静、明洁、灵秀,何景能比?
图片

      高旻寺的出名在于“坐禅”,亦称“坐香”,即坐禅以香计。在德林老和尚带领下高旻寺重修了一座独具特色的禅堂,堂高18米,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,内部周边皆为禅凳,中间供奉八尊佛像,坐禅时人人面前皆可看到一尊佛像直面自己。这座名为“道海堂”的大禅堂宽敞、高爽、通风、内圆外方,面积达1400平方米,可供500名僧人同时坐香,成为高旻寺的一大特色。

图片

至今,高旻寺亦是参禅者向往的圣地,究其原因,最重要的是高旻寺的“坐禅”与“开悟”紧密相连。古往今来,万千佛子,心心念念,惜惜寂寂皆为“开悟”之境。

      高旻寺禅风规约严谨,禅堂重在心性打磨,龙象骏兴,高僧辈出。清光绪21年的冬季,56岁的虚云法师来到高旻寺参加禅七,一心深参:念佛是谁?随后因杯子落地,一声脆响,虚空粉粹,狂心顿歇,得大证悟。

      后来来果禅师主持高旻寺35年,让高旻寺大放异彩,成为天下衲子仰慕参学之地。近些年来,德林老和尚重兴禅堂,整理道风,令高旻寺依然傲首禅林。

    2005年4月,为纪念高旻寺恢复重建廿周年,为绍隆佛种、续佛慧命,举行传授二部僧三坛千佛大戒一堂。历史上高旻寺尚未有对外放戒之记录,德林老和尚说:“历时廿年,今已初具规模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殿堂、宝塔,逐步配套完善,钟鸣板响,春风花红,一支静香常年不断。僧众道心日益坚固,从而能够承担起传授这堂千佛大戒的重任。上秉佛祖心行,下符众生意愿,用报四恩。三坛大戒圆满成功,四众欢喜。

图片


心灵的归宿

有人说,如果身心累了,想去夜市的小吃摊。在那里,有热闹的氛围,有各种美食的香气。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,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感受着市井的烟火气息,让自己的心在这喧嚣中找到一丝慰藉,重新充满活力。

有人说,如果心累了想去湖边坐坐,看落霞与孤鹜齐飞。

还有人说,想去海边,让心与大海溶为一体,漫无边际。

心累的时候,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。有的人去欣赏自然风光,有的人去旅行,有的人去欣赏艺术,有的一个人安静的呆着。

其实去哪里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那里,你的心灵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如果你累了,或许可以来这里,令人心安的高旻寺。不一定要参禅悟道,静下心来,在内心深处,找回那个原来的自己。

图片

版权声明: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已显示全部数据
版权所有@2021功德文化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