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寺庙众多,但是有一座寺庙在喧嚣尘世的一隅,是一处不为凡尘所扰的净土,这就是扬州高旻寺,一个让心灵得以栖息的真正佛门清净地。
高旻寺,不同于那些被商业化浪潮席卷的热门寺庙,高旻寺以其低调的姿态,屹立于四大禅宗丛林之列,虽不张扬,却在佛教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高旻寺,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,国家重点保护寺院,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,中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。
现在的高旻寺是从顺治帝筹建天中塔开始慢慢兴起,起初是一个依塔而建并无名字的简陋“塔庙”, 后经康熙修缮扩建并赐名“高旻寺”;高旻寺的首任住持纪萌是由曹雪芹祖父曹寅推荐,奏请康熙恩准;康熙帝仰慕高旻寺的道风,也曾特地来坐香;高旻寺中兴之祖天慧禅师是雍正选拔出来的……清代的高旻寺自兴起就相当于皇家寺院。
高旻寺的出名在于“坐禅”,亦称“坐香”,即坐禅以香计。在德林老和尚带领下高旻寺重修了一座独具特色的禅堂,堂高18米,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,内部周边皆为禅凳,中间供奉八尊佛像,坐禅时人人面前皆可看到一尊佛像直面自己。这座名为“道海堂”的大禅堂宽敞、高爽、通风、内圆外方,面积达1400平方米,可供500名僧人同时坐香,成为高旻寺的一大特色。
至今,高旻寺亦是参禅者向往的圣地,究其原因,最重要的是高旻寺的“坐禅”与“开悟”紧密相连。古往今来,万千佛子,心心念念,惜惜寂寂皆为“开悟”之境。
高旻寺禅风规约严谨,禅堂重在心性打磨,龙象骏兴,高僧辈出。清光绪21年的冬季,56岁的虚云法师来到高旻寺参加禅七,一心深参:念佛是谁?随后因杯子落地,一声脆响,虚空粉粹,狂心顿歇,得大证悟。
后来来果禅师主持高旻寺35年,让高旻寺大放异彩,成为天下衲子仰慕参学之地。近些年来,德林老和尚重兴禅堂,整理道风,令高旻寺依然傲首禅林。
2005年4月,为纪念高旻寺恢复重建廿周年,为绍隆佛种、续佛慧命,举行传授二部僧三坛千佛大戒一堂。历史上高旻寺尚未有对外放戒之记录,德林老和尚说:“历时廿年,今已初具规模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殿堂、宝塔,逐步配套完善,钟鸣板响,春风花红,一支静香常年不断。僧众道心日益坚固,从而能够承担起传授这堂千佛大戒的重任。上秉佛祖心行,下符众生意愿,用报四恩。三坛大戒圆满成功,四众欢喜。
心灵的归宿
有人说,如果身心累了,想去夜市的小吃摊。在那里,有热闹的氛围,有各种美食的香气。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,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感受着市井的烟火气息,让自己的心在这喧嚣中找到一丝慰藉,重新充满活力。
有人说,如果心累了想去湖边坐坐,看落霞与孤鹜齐飞。
还有人说,想去海边,让心与大海溶为一体,漫无边际。
心累的时候,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。有的人去欣赏自然风光,有的人去旅行,有的人去欣赏艺术,有的一个人安静的呆着。
其实去哪里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那里,你的心灵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如果你累了,或许可以来这里,令人心安的高旻寺。不一定要参禅悟道,静下心来,在内心深处,找回那个原来的自己。